(本报讯)9月8日,在杭州市委统战部、市侨联及萧山区侨务部门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印尼、日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9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实地参访萧山区梅林村。

媒体采访团走进梅林村,一座由几栋房屋组合而成的建筑物引人注目,外型时尚,内涵更是丰富,不仅有电影院、24小时书房、智慧健康服务站,还有无人健身房、无人超市、青少年分宫等,俨然一个民生综合体,这就是梅林村的美好生活中心,也是梅林村最热闹的地方。

梅林村从“千万工程”重要源起地到未来乡村先行村,发展宛如一首荡气回肠的乡村振兴史诗。尽管曾经的“烂梅林”早已不在,但那条贯穿村庄南北的村道始终是梅林人心中的“丰碑”,并将其命名为“源起路”。它一头连着“千万工程”的起源,一头连着“未来乡村”的未来。在这条奋斗路上,梅林人牢记嘱托、一路奔跑,跑出了一个又一个全区、全市乃至全省“第一”,也发布全省首个村级“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今年,梅林村更是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一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

近年来,梅林村在织好优质服务网、绘好生态宜居图、走好精神富足路、念好乡村善治经的同时,尤其注重业态的规划、布局、提升、招引,提出了三产融合发展,构建“投、建、运、维”一体化的乡村发展新模式。在全面展示工业小区、农业园区、住宅楼区“三区合一”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三产融合”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纵观萧山改革开放史,喜奔进、善商贾的萧山是很有个性的,它已然走出一条“乡村包围城市”的发展之路。9月7日,中国民企500强,萧山9家民企入围,数量位居全省区县市第一。翻看它们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创业都起步于萧山的乡村。以恒逸集团为例,它于1974年诞生在凤凰村,历经40余年风雨,从集体所有制企业起步,发展成一家现代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从田野走向世界,一个个村、一个个乡镇的突围,也为萧山成为浙江工业强区奠定了扎实基础,它们的创业故事,更汇聚成萧山“乡村共富”的鸿篇巨制。据悉,萧山农民人均收入增速已连续13年跑赢城镇居民,城乡收入比远远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据了解,今年,萧山将推进4个先行先试的试点社区,推动空间、场景、产业、生态、文化等要素融合重塑。同时推进政务、医疗、托育、儿童、养老、助困、助残、文体等现代社区公共服务集成落地。

萧山把全区乡村分为生态型、城市型、兵团型、产业型和资源匮乏型五大类,因地制宜、“一村一策”,通过“五社联动”提质增效、社区除险保安护航、数字赋能现代社区建设等“七大攻坚行动”,让城乡社区“强筋健骨”,打造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服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的幸福美好家园,推动萧山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