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司法系统当中的重要一审机制「争议法庭」以及复审的「上诉法庭」,近日首度有2位中国候选人分别当选,成为陆籍人士挤进联合国两个法庭当中的第一例。据新华社消息,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高晓力、孙祥壮,15日分别在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举行的联合国上诉法庭和争议法庭法官选举当中,顺利当选为联合国上诉法庭、联合国争议法庭法官。
消息强调,「这是联合国上诉法庭和争议法庭设立以来,中国候选人首次当选」,而这两个法庭分别于2009年设立运作至今。据指出,高晓力的任期为2022年11月15日至2026年6月30日,孙祥壮的任期为2023年7月1日至2030年6月30日。
另外据联合国官网信息,高晓力在投票中囊括109票,胜过对手、来自巴巴多斯的Jacqueline Cornelius之79票;孙祥壮则以99票赢过另两位保加利亚(75票)与克罗地亚(15票)的对手,成为驻在日内瓦的争议法庭法官。公开数据显示,联合国上诉法庭共有7名法官,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办公;争议法庭共有9名法官,分别在纽约、日内瓦和内罗毕(肯尼亚)办公。
在联合国体制下,上诉法庭职司审理针对联合国争议法庭和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争议法庭所作判决提出的上诉,以及针对代表联合国工作人员养恤金联合委员会(养恤金联委会)的常设委员会和那些已接受上诉法庭管辖权的组织、机构和实体所作决定提出的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