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C
Denver
Wednesday, June 7, 2023

中国外交部长秦刚谈 习近平主席对俄国事访问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行程结束之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向随行记者介绍此访情况。

秦刚说,全国两会刚刚胜利结束,习近平主席就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拉开今年中国元首外交新帷幕。此访时机特殊、背景复杂、意涵丰富、成果丰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内发展大局和外交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凛然风骨和促进世界和平的宏阔胸怀。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普遍认为习近平主席此次俄罗斯之行是全球地缘政治中影响深远的大事,展现了中国作为“和平建设者”的国际形象,彰显了中国的大国作用和担当,将为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注入更多稳定性,有助于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一、坚持独立自主,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秦刚说,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同时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依然横行,冷战思维和集团政治沉渣泛起,两股潮流、两种道路的较量更加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作为世界主要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关系如何发展关乎全球战略稳定与安全,关乎未来世界格局演变。国际形势越是复杂,中俄加强沟通协作的必要性就越突出。

秦刚说,10年前,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年来,这一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响应和支持。国际形势演变一再证明,各国唯有命运与共、团结协作,才有可能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根本不是个别国家渲染的所谓“民主对抗威权”,而是发展与遏制发展、公理与强权之间的斗争。面对甚嚣尘上的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中俄巩固和加强战略协作更加弥足珍贵。

二、坚持睦邻互信,擘画中俄关系蓝图

秦刚说,2013年,习近平主席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来到莫斯科。时隔10年,习近平主席再次将俄罗斯作为新任期出访首站,这绝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政治决断。中俄关系发展到今天,有其深刻的历史逻辑。中俄互为最大邻国,中俄关系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坚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不仅促进各自发展振兴,也努力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典范。

访问期间,普京总统同习近平主席进行了长时间真挚友好、富有成果的会谈交流,俄罗斯联邦总理、副总理和几乎所有内阁成员悉数参加有关活动。俄方反复表示,习近平主席将俄罗斯作为连任后出访首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俄中关系的特殊性,对未来俄中关系发展具有历史意义。俄方期待同中国新一届政府密切协调合作,加强各领域、各层级交往,推动两国贸易、投资、能源、跨境交通等领域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三、坚持劝和促谈,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秦刚说,此访正值乌克兰危机延宕升级,外溢效应持续显现,大多数国家忧心忡忡,呼吁缓和紧张局势,主张停火止战的和平、理性声音不断积聚。前不久,在中国推动和支持下,沙特和伊朗在北京成功对话,决定化干戈为玉帛,恢复两国外交关系。国际社会对此高度评价,称沙伊北京对话充分表明,中国是一个公平公正、值得信任的负责任大国,期待中国为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发挥更大作用。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中方近期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蕴含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共同”、“四个应该”、“三点思考”等核心思想,吸纳了各方合理关切,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认同。乌克兰方面也积极评价中方推动停火止战的努力,表示重视中乌友好关系,希同中方保持沟通。

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就乌克兰危机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习近平主席指出,历史上看,冲突最后都需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越是困难重重,越要为和平留下空间;越是矛盾尖锐,越不能放弃对话努力。只要各方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平等、理性、务实对话协商,就一定能找到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合理途径。秦刚表示,中国既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危机的当事方,而是政治解决危机的倡导者、劝和促谈的推动者。个别国家出于地缘政治私利,处心积虑阻挠和谈努力,甚至炮制各种谣言谬论,攻击抹黑中国。但公道自在人心。谁在递刀拱火,谁在劝和促谈,世人有目共睹。中方的主张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在和平与战争之间,选择和平;在对话和制裁之间,选择对话;在降温和拱火之间,选择降温。中国没有政治私利,不搞地缘操弄,真心诚意致力于劝和促谈,推动停火止战,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解决国际热点问题上的体现,符合包括俄乌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民的利益和期待。

- Advertisement -

更多新闻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