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海外華媒看中原|走進安陽 向世界講述三千載古都新故事

  • Writer: 中美邮报
    中美邮报
  • 33 minutes ago
  • 2 min read

10月25日至26日,「同心出彩·海外華文媒體高層中原行安陽採風行」活動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球五大洲20餘個國家及地區的30餘位華文媒體負責人,循着甲骨文的鐫刻軌跡與青銅器的紋飾脈絡,走進這座承載七朝興替的古都,解碼中華文明的「根」與「魂」,更為安陽故事的海外傳播注入強勁動能。


ree

「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成熟漢字系統,每一片甲骨都鐫刻着三千年前的生活印記。」在中國文字博物館甲骨陳列廳內,解說員的細緻講解令華媒高層一行駐足凝神。作為此次採風的首站,這座國內唯一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成為眾人讀懂中華文明的「第一課堂」。從陶器上的原始刻畫符號,到商周金文的莊重典雅;從小篆的勻凈修長,到活字印刷術的智慧閃光,再到現代漢字信息化的蓬勃發展——展櫃中靜靜陳列的文物、屏幕上動態演繹的演變歷程,串聯起漢字「形」與「意」跨越千年的流轉軌跡。不少媒體人俯身細觀,手指輕摹甲骨上的文字,沉浸式感受漢字的獨特魅力。


ree

若說中國文字博物館是「文明的教科書」,殷墟博物館便是「歷史的活現場」。步入展廳,昏暗燈光下層層疊疊的甲骨片彷彿穿越時空,讓人恍惚間似能聽見三千年前占卜者灼燒甲骨的「噼啪」聲響。


ree

湯陰羑里城的八卦陣前,眾人饒有興緻地穿梭其間,體悟周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深邃智慧;岳飛廟內,面對「精忠報國」的匾額,媒體人們駐足凝視,聆聽岳飛抗金的英雄典故,不少人自發舉起手機錄製視頻;馬氏莊園裏,清代官宅的建築格局與匾額楹聯,讓大家驚嘆於中原傳統文化的細膩與厚重。每到一處,提問、記錄、拍攝成為常態,筆記本上寫滿要點,相機與手機中存下數百張照片及視頻,唯恐錯過任何一個「講好安陽故事」的細節。


「安陽的文化厚重程度遠超想像,來到這裏,我真切感受到、觸摸到了中華文明的根脈。海外華文媒體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樑』,而安陽有太多值得通過『橋樑』傳播的故事。」澳大利亞澳華電視傳媒(ACTV)董事長任傳功感慨道。


来源:大公文汇网,炯才摄

 
 
 

Subscribe Form

Thanks for submitting!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2024 by Chinese American Post.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