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海外华媒探访张载祠(横渠书院)感悟关学智慧 践行文化传承
9月11日,由中国侨联指导,陕西省侨联主办,宝鸡市侨联协办,华商报社、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承办的“追梦中华·赓续华夏文脉”2025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媒体记者走进张载祠(横渠书院)实地参访,感悟关学智慧,践行文化传承。 张载祠(横渠书院)张载祠亦称张子祠,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中美邮报
3 hours ago2 min read


探访福建周宁鲤鱼溪
9月16日晚,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鲤鱼溪景区内的音乐喷泉表演吸引游客驻足观看。相传南宋末年,迁居于浦源村的郑氏先祖开始在溪中放养鲤鱼,制定村规民约保护溪中之鱼。久而久之,人鱼情笃、生息与共,爱鱼护鱼蔚然成风,成就了这一独具特色、神奇美妙的鲤鱼溪自然生态保护区。中新社记者 吕明...

中美邮报
6 hours ago1 min read


探访“南方呼伦贝尔”——福建柘荣鸳鸯草场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9月16日,游客在福建省柘荣县鸳鸯草场游玩。作为福建省最大的天然草场,鸳鸯草场被誉为“南方的呼伦贝尔”,其独特的高山草甸景观和优越的生态资源成为游客心中向往的“诗与远方”。(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中美邮报
7 hours ago1 min read


福建周宁:生态佳带来生态“+”
夏末秋初,走进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可见林间分片种植着紫灵芝、黄精等中药材。如今,林场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 “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陈义冰摄 时间回溯至20世纪80年代,贫穷曾让后洋村陷入“砍树换钱”的恶性循环,童山濯濯,水土流失触目惊心。...

中美邮报
17 hours ago5 min read


海外华媒的周宁避暑新体验:云深之处,“鱼”乐无穷
9月16日,“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海外华文媒体宁德行活动走进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来自12个国家的16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亲身感受周宁生态旅游的魅力与文化融合的创新实践。 周宁九龙漈瀑布。(资料图)李洪元 摄 在群山环抱、峡谷幽深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九龙漈瀑布群内,海外...

中美邮报
18 hours ago3 min read


荒山变“金山” 海外华媒点赞周宁家庭林场的生态实践
中新网宁德9月16日电 (林榕生 郑文敏)夏末秋初,漫步于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内,可见林间分片种植着紫灵芝、黄精等中药材。如今,林场已成为当地民众增收致富的“金山”。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后洋村,深入了解黄振芳家庭林场从无到有的建设历程。吕明 摄...

中美邮报
18 hours ago3 min read


福建柘荣:“小板凳+”宣讲贴近民心
几十张小板凳围成一圈,干部群众并肩而坐,从理论宣讲、政策解读到非遗传承,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到邻里调解——这样烟火气十足的宣讲场景,在福建柘荣早已蔚然成风。 柘荣县靴岭尾村有着400多年的剪纸创作历史,剪纸非遗传承在这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长期以来,这门技艺仅被视为农闲消...

中美邮报
18 hours ago2 min read


海外华媒探访福建柘荣古村落:感受传统文化韵律
9月16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福建省柘荣县富溪古镇观看提线木偶表演。当日,“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海外华文媒体宁德行活动走进福建省柘荣县,来自12个国家16家海外华文媒体漫步田间、古街,亲身感受传统的文化韵律。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中美邮报
18 hours ago3 min read


福建柘荣:文旅融合“金钥匙” 开启乡村振兴“共富门”
(亚太快讯消息)清晨阳光洒在柘荣县鸳鸯草场,绵延万亩的草甸宛如一幅巨大的绿色绒毯铺展在山峦之间。 清晨的鸳鸯草场,万亩草甸如绿色绒毯铺展山间。吕若萱摄 来自浙江温州的游客陈敏带着孩子坐上新投运的观光缆车,清凉的山风拂面,眼底尽收翠绿。“快看!像是徜徉在绿色海洋里!”孩子兴奋...

中美邮报
1 day ago5 min read


从“海上漂”到“陆上富” 海外华媒点赞下岐村的幸福变迁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下白石镇的下岐村,被称为“闽东连家船民上岸第一村”,是一个曾经以船为家、漂泊海上的“连家船民”聚居地。 航拍下白石镇下岐村。吕明 摄 如今,走进下岐村,可见蔚蓝的海岸线旁,一排排整齐的民居依山而建,道路干净整洁,孩子们在广场上奔跑嬉戏,一一展现着下岐村村民的...

中美邮报
2 days ago3 min rea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