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故土 赓续家国情怀
- 中美邮报
- 13 hours ago
- 2 min read
Updated: 5 hours ago

【中美邮报湖南益阳讯】
7月26日,“追梦中华•幸福湖南”2025海外华文媒体釆访行,来自16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实地参访湖南益阳张国基纪念馆。感受一批情系桑梓的归国华侨,他们心系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湖南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摄影/炯才
1894年4月,张国基出生于益阳县迎风桥乡一个耕读之家。从小张国基便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91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成为了校友。同窗五载,两人交情甚厚,慢慢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摄影/炯才
资阳区新桥河镇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汤光华介绍,1920年至1958年,张国基先生曾七下南洋,在海外成立华侨学校。他在南洋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为当地的华侨社会传播中华文化,扩大革命影响,提高华人社会地位,做出了杰出贡献。张国基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国之大者的革命精神与家国情怀。

摄影/炯才
1958年9月,张国基回国定居,仍担任北京华侨补习学校校长。当时,张国基已年逾花甲,但革命斗志不减当年,继续担当起归国华侨学子教育工作。张国基从事教育事业60多年,教过学生达1万多人,其中有7000多在海外,遍布世界五大洲,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和海外侨胞培养了大批有觉悟、有本领的人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摄影/炯才
1974年以后,张国基历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馆长。1978年侨联恢复后,他先后当选为北京市侨联副主席、荣誉主席以及全国侨联主席、全国侨联荣誉主席等职。2001年,在中国侨联支持下,创办了益阳国基实验学校,为广大学子插上了梦想腾飞的翅膀。
本报:炯才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