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媒走進安陽湯陰:感悟《周易》哲思 致敬岳飛精忠
- 中美邮报

- 3 hours ago
- 2 min read
10月25日下午,「海外華文媒體中原行」採訪團走進這座承載着厚重歷史的小城,在羑里城的斑駁古蹟中探尋《周易》的東方智慧,於岳飛廟的莊嚴肅穆裏感受「精忠報國」的精神力量,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就此展開。

湯陰,這座隸屬於安陽的小城,藏着數不盡的文化瑰寶。它有着5000年文明積澱、3400多年文字記載史,自置縣至今已2226年。城北的羑里城被稱作「文王廟」的建築,不僅是殷紂王囚禁周文王姬昌的歷史見證,更是《周易》誕生的聖地。踏入景區,高達數米的周文王塑像靜靜佇立,目光深邃,彷彿仍在推演天地間的奧秘。採訪團成員沿着青石板路前行,先後參觀演易坊、主殿等遺蹟,在導遊的講解中,了解姬昌在囚禁期間,如何於困境中推演八卦、着成《周易》,為中華文化留下不朽經典。走到八卦陣前,眾人紛紛登上瞭望台,俯瞰眼前縱橫交錯的陣法,驚嘆於古人對天地萬物規律的深刻洞察。

離開羑里城,採訪團一行前往岳飛廟。這座始建於明景泰元年的祠廟,坐落在湯陰縣城岳廟街,是歷代百姓緬懷岳飛的重要場所。「岳飛20歲從軍,一生征戰沙場,為保衛國家立下赫赫戰功,卻遭奸臣陷害,含冤而死……」隨着導遊的講述,採訪團成員們神情愈發凝重。當看到岳飛手書的碑刻時,大家更是駐足良久。來自澳洲的李女士說:「以前只知道岳飛是抗金英雄,今天才看到他的書法,筆力遒勁,果然文武雙全,太讓人敬佩了。」

探訪接近尾聲,天色漸暗,岳廟內古柏森森,更添肅穆。《歐洲時報》社長高進被眼前的景象深深觸動,即興創作詩句:「夜入岳廟月如霜,古柏森森映武章。忠烈千秋留碧血,精忠一字照華堂。風過碑前魂未冷,星臨廟頂意猶長。安陽古意生豪氣,浩氣凌雲滿夕光。」詩句朗朗上口,既描繪了岳廟的夜景,更歌頌了岳飛的忠烈精神,贏得在場眾人的陣陣掌聲。

此次湯陰之行,海外華媒不僅觸摸到了中華文化的深厚根基,更感受到了「周易智慧」與「精忠精神」在當代的傳承與活力。正如一位媒體代表所言:「把這裏的故事講給海外讀者,讓更多人了解中華文化的魅力,這是我們的責任。」
本报:炯才摄




Comments